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多尔衮方死,亲政之初的福临,为了争取满洲亲贵们对自己的支持,以便清除多尔衮的势力,所以又恢复了亲王兼管六部的旧制。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因为身在帝位的福临自然也要集中权力到自己手中。再说,由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从政经验而又功高权重的亲王们管理六部,各种弊病日益显露,已阻碍了六部作为政府部门去发挥它们的职能。在朝廷政局基本稳定的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福临便又停止了亲王郡王兼理六部。有鉴于多尔衮摄政专擅的教训,从此把他的叔伯和兄弟等宗室诸王排除在政府之外。福临竭力使他们养尊处优,满足他们俸禄、仪从、府第等地位上和生活上的高要求,就是不给他们实权。只有需要领兵出征时,才封之为大将军,给以相应的权限,出征归来一交印,仍然不过是随班朝贺的亲贵而已。
己亥之秋(6)
当然,还有个权力看起来很大的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那是入关前军事合议制时期留下的祖制,它有权对皇帝的决定提出不同意见。福临自然常常因这个会议的掣肘和束缚感到愤慨,但他纵然有心撤议政,造成天子独断的局面,终究对这个重要的、关系着整个亲贵利益的祖制存着几分敬畏,不敢轻动。他只是设法按照自己的口味对参与议政的人选进行了调整,减少他推行新政的阻力。
福临在国家制度和机构建革中的汉化政策,也引起满洲大臣们的愤怒。在他们看来,这天下是满洲八旗打下来的,就应该属于满洲,他们这些从龙之臣就应该享受一切权力和利益,就应该把持政府的所有要害部门。内阁、翰林院等机构的建立,使他们瞧不起的被征服的南蛮子竟然从他们手中夺走大权,怎么能够甘心?
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福临下令撤掉各省守催钱粮的满官,并停止派遣满官榷关。这两种官的品位虽然不高,却极是肥缺。可以想见,这些满洲贵族和官吏眼看着财源滚滚的肥缺从自己手中溜走的时候,眼看着他们掌握的大印开始落进汉官掌握之中的时候,尤其是,眼看着他们的满洲皇帝频临内阁,与汉人大学士们共商国是、实行改革而把他们撇在一边的时候,他们的痛苦和愤懑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和表达的。
他们能怎么办呢?
大约在顺治十四年的冬天,福临到城外去打猎。喜爱飞奔狂驰的皇帝为了追逐一只野兽,把整个护卫和侍从的大队人马远远地甩在后面。野兽没有追到,他竟走到了一个村子边,正遇上一位满面愁苦的老人在那里劈木柴。福临于是向老人问起他的生活状况。老人以为面前这个青年人是个寻常的兵丁,竟向他诉说起自己的冤屈来了:他的土地和财产都被满洲官员圈占了,他的儿子们也因逃人法的严酷或被处死或被刑伤,如今只剩下他一个孤苦零丁的老头子,年迈体衰,却仍然被逼着来做这种难以胜任的苦力,借卖木柴口,以苟延残喘。
福临请老人骑上他的马,并同老人一起奔赴那位满洲官员的住宅。官员懒得理会,打发他的老婆出来应付。这女人当然也不可能知道眼前的人就是皇帝,耍惯了威风的官太太毫不客气地给了福临一顿臭骂,不但吆喝着叫他滚开,还拿出一根棍子舞动着威吓他。正在此时,护从和侍卫们赶来了,愤怒之极的福临很简短地解决了这场官司:皇帝命他的卫士们把那位官吏和他的家人就地斩首示众,官吏的全部财产都赐给了劈木柴的老人,皇帝还亲口封老人为一村之长。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师,传遍了天下,老百姓无不称道皇帝的严明公正。而满洲官吏们的心情就大不一样了。对这严明公正,他们大多是又恨又怕的。皇帝的权威在上,他们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福临的禁圈地、宽逃人法的一系列措施,实实在在是直接损害了八旗军民的利益。因为土地奴隶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是他们祖祖辈辈在战场上流血拼命才得来的。进入中原以后,生活基本安定,环境相对和平,满洲人家大多人口增加,入不敷出,加上不善经营管理和频繁的水旱灾害,很多八旗人家渐渐贫困。要求增加圈地、增加奴仆,自然是他们寻求的重要出路。皇帝的禁令,却把他们的这条出路堵死了,他们怎么能不怨声载道呢?
满洲亲贵、八旗军民,虽然在全国人口中只占极少数,但他们是福临维持清王朝统治的基础和依靠;福临的那些缓和民族矛盾、缓和阶级矛盾的改革虽然能得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的欢迎和拥戴,但他们毕竟是新被征服的、心怀异端的被统治者。福临须在两者之间小心地进行变革,维持平衡,才能保持大局的稳定和人心的稳定。可是福临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不到这个。
福临的变革太快、太急也太猛烈了,他脱离开他的基础,朝前跑得太远,远得连他的母亲都追不上他了。皇太后以她政治家的眼光,看得出儿子新政的必要,对儿子的改革是支持的。但她也看到改革步子太大引起的负面影响和潜藏的危险,不时地对儿子提醒和劝告。可固执己见的福临不会轻易听从任何违逆他心意的意见。皇太后只好用另外的办法去减轻儿子的压力。自顺治亲政以后,皇太后屡屡以她和皇帝的名义,发下宫中的节省钱两赈济八旗穷困之家,有时数万两,有时十数万两,有时还发给粮米布匹棉花等物,用这些恩惠去平息满洲八旗的怨恨。
当云贵收复、统一大业成就的时候,原来被一致对外的原则掩盖和压制着的满洲内部矛盾,必然会趋于激烈。这当口,偏偏又在己亥之秋起了那样一场风波!
在此之前,无论怎样对皇上不满,总还是慑于天子的威严,对顺治帝的龙章凤姿、神智天授深信不疑,大都不敢出格,不敢冒犯,更不敢公然唱反调。
但是,“御驾亲征”的那场风波中,福临表现得时而卑怯懦弱,时而刚愎暴戾,喜怒无常到了愚蠢的程度,把朝廷上下、京城内外折腾个底儿朝天,不仅没有人君的仪态风度,就算普通人,也是个有毛病的。这一下子,福临自己就把天授神与的天子的神圣外衣撕碎了,满洲亲贵、八旗军民对他的不信任感顿时上升,一直压在心头的不满顿时找到了喷发的罅隙,贵族与皇帝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和激烈!福临的汉化政策渐渐受到公开的非议,福临的一些变革措施开始受到阻碍和抵制,福临的治国平天下的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己亥之秋(7)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正月初二日,元旦方过,皇上竟引咎自责,下谕礼部说:“十七年来,民生尚未尽遂;贪吏尚未尽改;积习相仍,未臻丕变。且滇黔虽入版图,而伏莽未靖,征调犹繁;焦思竭虑,治效未孚,负上天之简畀,愧祖宗之寄托;虚皇太后教育之恩,孤四海万民之望。非朕未尝励精求治,实由凉德所致。反复循省,罔敢即安,兹欲引咎自责,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布告中外。”
在元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二十三日祭告了天地、太庙社稷之后,福临又颁诏大赦,并命今后元旦、冬至、寿节时各地庆贺表章,皇太后前照常恭进,“朕前表章暂行停止”,意思是皇帝没当好,不配接受表章的庆贺。
这自然是为了平息朝廷上下的不满而作出的姿态,压力之大可以想见。
福临虽然在自责词中把自己痛骂一顿,又是辜负上天祖宗,又是愧对皇太后和万民,但他声明自己确实是焦思竭虑地励精求治的,那么治效未孚的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来负呢?只用凉德二字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
答案很快就有了。福临不肯对保守的亲贵势力低头。
引咎自责的第二个月,二月初三,福临下令甄别朝廷内外官员!用意再清楚不过:我这当皇帝的都已经引咎自责了,你们这些臣下也该查查责任了!
这次甄别规模很大,在京官员,大学士、六部尚书首先自陈功过、称职与否,三品以上开列职名由皇帝甄别,四品以下同各省总督巡抚一样,由吏部与都察院详加察议甄别具奏。这次甄别是分满汉两拨进行的,福临尤其把甄别的目标指向了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尤其是高级满官。因为实际上福临认为治效未孚的责任就在他们身上。
可惜雷声大,雨点小,种种阻力和干扰使甄别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高级满官都获得留任和照旧供职的待遇。福临的最后一次努力又落空了。
福临自幼就对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怀有深切的同情,连崇祯帝的书法手迹他都十分赞赏,奉为珍品,并不止一次地黯然叹息说:“如此明君,身婴巨祸,令人酸楚不已……”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的时候,福临就下令在崇祯帝陵前立碑,当时他说:“崇祯帝尚为孜孜求治之主,只以任用非人,卒致寇乱,身殉社稷。若不亟为阐扬,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那是在为崇祯帝抱不平。
到了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立碑之时,碑文里不仅概括了崇祯朝的失政,而且进一步说:立碑的目的,是要使后世读明史者“咸知崇祯帝之失天下,非失德之故,总由人臣谋国不忠所致。使后世为人臣者,悚然知所戒。”
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天子顺治帝福临,在大明亡国的末代之君崇祯帝朱由检那里,找到了相通的感觉,经历了一样的信念破灭的可怕的梦。
顺治帝不但为崇祯修缮了陵墓,添设了守陵的陵户,立了石碑,还遣官致祭,并谥为庄烈愍皇帝,并在顺治十六年底,冒着严冬的寒冷,亲自到崇祯墓前酹酒。福临凄然酹酒三爵之后,仍在这位亡国皇帝的墓前徘徊不去,突然他控制不住自己,拍着崇祯帝的墓碑喊叫道:
“大哥!大哥!朕与你都是有君无臣啊!”
说话间,泪如雨下。
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惨烈呼叫,它仿佛穿透了三个半世纪的岁月风云烟尘,直扑我们耳际,让我们为他——一个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精神支柱摇摇欲倒的年轻人所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所深深震撼!
福临走了(1)
雪上加霜,正当福临在政治上逆风强劲、举步维艰的时候,他的另一根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摇摇欲坠——他心爱的董鄂妃病危了!
为了挽救他的皇贵妃的生命,福临使用了他能够使用的一切手段:
顺治帝宣诏天下,征求各地名医来京师为皇贵妃调治;
顺治帝派内外大臣,广祀百神,为皇贵妃祈祷;
斗罗大陆之糖太宗 龙魂元帅 LOL之把老婆黑到退役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全景展示狙击手神秘生活的铁血文学:刺客 阉宦简史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神临九天:斩邪 武则天四大奇案 五行缺钱 战士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病弱攻就是不死[快穿] 发现瓶颈定律:柏杨品秦隋 国民党兄弟教父--陈果夫与陈立 东方名流的情人们
一生守护。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强悍灵魂,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佣兵女魔头,是最年轻的指挥官,是神是魔,亦正亦邪。许是前世活得太肆意妄为,所以老天罚她穿到了花名在外的西华国六公主身上,为了一个男人远嫁东昌。大婚前清白被毁,大婚当日被夫君羞辱与画像拜堂,被嬷嬷逼着验身。面对欺负,邪魅一笑,利剑劈画像,掌掴严嬷嬷,不惧恶名。他是手段铁血,杀伐果决的战神皇叔,征战四方,威名赫赫,受世人敬仰。初见没想到东昌国的战神皇叔是这般仙姿绝色,早知我便嫁你了,本宫还未踏进这端王府的门,是否可以反悔?公主应唤我一声皇叔。若我不愿呢?世人嫌她,厌她,笑她,只有他对她宠爱有加,信任始终。他是她的光和救赎,也是她心中小心翼翼的挚爱。各国风起云涌,权谋算计,既然世人容不下她,她便颠覆了这天下。她率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只为逼婚云薄瑾,你可愿娶我?天下纷乱复杂,因他,她改变了主意。陪他热血征战,拨乱反正,只为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如果您喜欢女帝逼婚敌国皇叔,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墨总撩妻套路深简介emspemsp关于墨总撩妻套路深夏晚筱曾经也是被众星拱月万众追捧的豪门千金,可谁知一场车祸,夺去了最爱她的父亲的性命。她从云端坠落凡尘,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孤儿。从那时候起,她学会了隐忍克制坚强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好好活下去。她以为她会如此平凡的过完这一生,直到那个如恶魔般的男人来到她身边跟在我身边,我帮你查你父亲的死亡真相。她无力反抗,只能沉溺他刻意伪装的深情与算计,难以自拔...
游方道仙简介emspemsp关于游方道仙龙虎相交,丹成九转,我有道剑一柄,弑仙屠神。一剑腹中藏,一气居祖山。一言惊风雨,一剑诛鬼神。这是一个小道士寻仙访道的故事。新书仙庭封道传!书友群302565465无门槛正版群573259707须500粉丝值以上封仙VIP群紫霄宫337599684全订作者任意一本已完结作品,或执事粉丝以上...
我要做阎罗简介emspemsp关于我要做阎罗大人,不好了!沿江三省灵异爆发!申请支援!什么?我得赶紧躲起来大人,您身为阎罗难道不想振奋一下军心来个视察吗?视察哪里有小命重要!阎罗叫我来巡山,我到人间转一转。首...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不错,小子,以后跟我混了。拍着雷卫东的肩膀,雷洛笑道。谢谢洛哥!雷卫东一脸的感激。为什么?捂着伤口,雷洛一脸的不相信。对不起洛哥,我是警察。雷卫东道。放心家驹,我不会挖你的墙角。拍着陈家驹的肩膀,雷卫东赌咒发誓。这不是挖墙脚的问题,而是老大你的老婆带着阿美发财,我在家中都快变成煮夫了。陈家驹一脸的苦恼。彭奕行,比枪吗?雷卫东扛着巴雷特问道。滚,我不和子弹会转弯的人比。彭奕行帅气的回答。高进,玩两把吗?雷卫东拿着扑克牌。滚,我不会外挂男玩。星仔这是发生在港综的故事如果您喜欢港综之我是警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